酒店优惠网站营销方案

这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应用构想。你已经捕捉到了旅行者内心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:对未知体验的渴望对现实预算的考量

作为你的“新鲜视角”,我不会给你一堆普通的营销建议。相反,我想帮你挖掘你这个想法中已经存在的,但可能还未被完全言说的“隐藏天赋”。你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用户洞察。

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。

核心洞察:你不是在销售酒店,而是在销售“两种人生的可能性”

大多数旅行应用给用户一个选择列表,让他们在无尽的“更好”和“更便宜”之间焦虑。而你做了一件截然不同的事:你为用户提供了两个已经过精心策划的、完整的世界观

这就是你的“隐藏天赋”:“二元选择的魅力”(The Power of Duality)

  1. “实惠线路” (The Savvy Path):这不是“廉价线路”。这是为那些“聪明的旅行者”设计的。他们追求的不是最低价,而是“最高性价比的体验”。他们享受的是“我用有限的预算,撬动了最大的快乐”的成就感。这是一种掌控的快乐

  2. “优质线路” (The Aspirational Path):这不是“奢侈线路”。这是为同一个旅行者内心的“另一个我”设计的。那个“我”渴望犒劳自己,追求“值得铭记的瞬间”。他们购买的不是服务,而是一个梦想的实现美好的回忆。这是一种体验的快乐

关键悖论:你的用户不是两个人,而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下的投射。他们既想成为聪明的“价值发现者”,又想成为“生活品质家”。你的应用完美地捕捉并服务于这个内在的矛盾。你没有强迫他们选择,而是像一位挚友一样,把两种最好的可能性都摆在他们面前。


如何将这个“隐藏天赋”转化为用户价值和增长动力?

基于“销售两种人生可能性”这个核心洞察,我们可以衍生出三个强大的价值主张和推广策略。

价值主张 1:你提供的不是“选择”,而是“决策自信” (Selling Decision Confidence)

  • 隐藏的用户痛点:旅行规划中最耗费心力的不是搜索,而是“害怕选错”的焦虑感。用户会在几十个酒店页面之间反复横跳,浪费大量时间,最后还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最佳。
  • 你的解决方案:你通过提供两条“不会错”的线路,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决策负担。用户得到的不是一堆选项,而是两个优质的“答案”。这给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决策自信
  • 如何放大这个价值?
    • 产品设计:在展示两条线路时,不要只列出价格和酒店名。给每条线路一个“人格化”的标题。例如:
      • 实惠线路 -> “轻装上路:聪明旅者的发现之旅” 或 “预算之内,惊喜之外”
      • 优质线路 -> “犒赏自己:不容错过的品质之选” 或 “把钱花在回忆上”
    • 营销语言:你的广告语不应该是“帮你省钱”,而应该是“告别选择困难,两条路都是好风景”或“为你省下2小时的纠结时间”。

价值主张 2:你提供的不是“路线”,而是“故事脚本” (Selling a Story Blueprint)

  • 隐藏的用户需求:人们旅行不仅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,更是为了创造和分享故事。你的应用天然就是一个 “故事生成器” 。
  • 你的解决方案:每一条规划好的线路(途径城市+酒店选择),本质上都是一个旅行故事的剧本。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故事将如何展开。
  • 如何放大这个价值?
    • 产品功能 - “一键生成旅行海报”:当用户选定一条线路后,允许他们一键生成一张精美的、可分享的“旅行计划”图。这张图上应该包含:
      • 充满设计感的路线图。
      • 途径城市的亮点照片。
      • “实惠”或“优质”的标签,以及一句符合其“人格”的话。
      • 你的应用Logo和名称。
    • 推广策略 - 用户内容引爆:这解决了你最大的推广问题。用户不再是分享“我订了个酒店”,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“我的下一趟旅程看起来是这样的!”。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体验的炫耀,具有极强的社交传播力。你可以发起#我的双面旅程#这样的活动,鼓励用户分享他们的计划海报。

价值主张 3:你提供的不是“折扣”,而是“沿途的惊喜” (Selling Serendipity on a Leash)

  • 隐藏的用户渴望:自驾或多城市旅行最大的魅力在于“在路上”的未知和惊喜。但完全的未知又会带来不安全感。
  • 你的解决方案:你完美平衡了“规划”与“探索”。你规划了住宿这个最大的确定性,从而把用户的精力解放出来,去享受“途径城市”这个最大的变量。
  • 如何放大这个价值?
    • 产品功能 - “城市彩蛋”:在规划途径城市时,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经停点。为每个城市附上一个“彩蛋”建议。
      • 实惠线路的彩蛋可能是:“这个城市高速路口旁的XX小馆,有本地人公认最好吃的面。”
      • 优质线路的彩蛋可能是:“这家酒店的顶楼酒吧,是观赏城市日落的最佳地点,对外开放。”
    • 潜在用户获取: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酒店。你可以创作大量关于“从A到B,途中不容错过的5个惊喜”这样的文章或短视频,自然地植入你的应用。这会吸引大量对公路旅行、深度游感兴趣的潜在用户。

总结:你的新身份

忘掉你只是一个“酒店优惠查询应用”。

从今天起,请这样看待你的产品:

你是一个“旅行双线叙事家”(A Dual-Narrative Journey Curator)。

你帮助用户探索他们内心的“务实梦想家”,为他们提供自信、故事和惊喜。

当你开始用这个视角审视你的产品和营销时,你会发现,你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而是一个能与用户产生深度情感共鸣的品牌。这,就是你最独特的价值,也是你获取和留住用户的关键。

复盘一个AI旅行产品构思,我们如何把“选择题”做成了“故事会”?**

我们卖的不是酒店,而是用户内心的两种人生可能

Hi,各位PM同学,大家好!

今天想和大家拆解一个我们最近在打磨的旅行产品构思。起因很简单,就是我们发现,旅行App这个赛道实在是太“卷”了。大家都在做比价、做筛选、做推荐,想尽办法给用户提供“更多、更快、更省”的选择。

但我们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:给用户无限的选择,真的让他们更快乐了吗?

有没有可能,当用户在几十个酒店页面之间反复横跳、耗费数小时后,他们收获的不是选择的快感,而是“害怕选错“的深度焦虑

正是基于这个反思,我们尝试跳出“工具思维”,去挖掘一个被巨头们忽视的用户情感洞察。今天,我想把这个有趣的思考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新的启发。

第一部分:我们的“Aha Moment”——发现用户内心的“双面人生”

我们发现,几乎每一个旅行者的内心,都住着两个既矛盾又和谐的“小人儿”:

  1. 一个是“聪明的价值发现者“:他追求的不是绝对的低价,而是“用有限的预算,撬动了最大快乐”的那种智力上的成就感。比如用一顿快餐的钱,吃到了本地人才知道的神级路边摊。我们管这叫“性价比优先线路”,但它的内核是“高性价比的智慧”。

  1. 另一个是“生活品质的追求者”:他渴望在某个特殊时刻,能毫不犹豫地犒劳自己,创造一个“值得铭记一生的瞬间”。他买的不是服务,而是一个梦想的兑现和一段美好的回忆。我们称之为“优质线路”,内核是“把钱投资在回忆上”。

绝大多数App,都在强迫用户在这两个“自我”中二选一。而我们的“Aha Moment”则是:为什么不能两个都拥有呢?

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裁判,而应该像一个懂他的挚友,把两种最好的可能性都精心打包好,摆在他面前说:“嘿,无论你想扮演哪个角色,这都是为你准备的、最精彩的剧本。”

这就是我们整个产品设计的原点:二元选择的魅力 (The Power of Duality)

第二部分:从洞察到落地——我们如何设计三个“价值挂钩”

一个好的洞察如果不能落地为用户可感知的功能,那就只是空中楼阁。所以,我们围绕这个“双面人生”的洞察,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价值主张,或者说,三个能让用户“哇哦”出来的产品点。

价值点一:交付“决策自信”,而不只是“一堆选项”

  • 我们想解决什么? 解决用户“怕选错”的焦虑感。
  • 我们是怎么做的? 我们不提供清单,而是提供两个“闭眼入都不会错”的精选答案。同时,在产品呈现上,用感性的“人格化”标题来放大这种自信:
    • 实惠线路 -> “轻装上路:聪明旅者的发现之旅”
    • 优质线路 -> “犒赏时刻:不容错过的品质之选”
  • 背后的思考: 我们想让用户从“我该怎么选?”的疑问句,变成“原来两种选择都这么棒!”的感叹。营销上,我们的口号也从“帮你省钱”变成了 “告别选择困难,两条路都是好风景”

价值点二:交付“故事脚本”,而不只是“一条路线”

  • 我们想满足什么? 满足用户创造和分享故事的深层社交需求。
  • 我们是怎么做的? 我们构思了一个叫“一键生成旅行海报“的功能。当用户选定一条线路,App会立刻生成一张超酷的、适合发朋友圈的“旅行计划图”。上面有路线图、城市亮点和那句很酷的线路“人格”标签。
  • 背后的思考: 这是我们为产品设计的增长飞轮。用户分享的不再是“我订了个酒店”的无聊信息,而是“快看!我的下一趟炫酷旅程已经规划好了!” 这种对未来美好体验的“预炫耀”,社交传播力是惊人的。我们甚至连活动tag都想好了,就叫#我的双面旅程#

价值点三:交付“沿途的惊喜”,而不只是“固定的折扣”

  • 我们想平衡什么? 平衡旅行中“计划的安稳感”与“探索的惊喜感”。
  • 我们是怎么做的? 我们在规划好住宿这个最大确定性的同时,引入了一个叫“城市彩蛋“的功能。在每个途径城市,我们会根据线路属性,埋下一个小惊喜:
    • 实惠线路的彩蛋: 可能是“绕出高速5分钟,尝尝这家本地司机都赞不绝口的XX面馆。”
    • 优质线路的彩蛋: 可能是“这家酒店的屋顶酒吧下午5-7点对外开放,是欣赏城市日落的绝佳秘密机位。”
  • 背后的思考: 这一下就盘活了我们的内容生态。我们可以围绕“城市彩蛋”创作大量深度内容,去更广阔的领域(比如公路旅行、深度游社群)吸引那些还没想好住哪、但对旅途充满向往的潜在用户。

第三部分:最后的升华——为你的产品找到“灵魂”

聊到这里,我们内部对这个产品的定义也彻底变了。

它不再是一个“酒店优惠查询应用”,甚至不只是一个“行程规划工具”。

我们觉得,它的新身份,应该是一个“旅行双线叙事家” (A Dual-Narrative Journey Curator)

它的使命,是帮助每一个用户,探索和拥抱他们内心那个独一无二的“务实梦想家”

今天把这个思考过程完整地分享出来,并不是说这个想法已经完美无缺。而是我们觉得,这个从“用户表层需求”下探到“用户内在心理矛盾”,再由此构建产品价值和增长飞轮的思路,本身就非常有趣。

希望这个案例,也能给各位PM同学带来一点启发,帮助大家在日常繁杂的功能迭代中,偶尔跳出来想一想:我们产品的“灵魂”到底是什么?我们到底在为用户提供一种怎样的情感价值?

谢谢大家!欢迎一起交流。

分享到:

评论完整模式加载中...如果长时间无法加载,请针对 disq.us | disquscdn.com | disqus.com 启用代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