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看到同行小伙伴都有所总结,我也匆匆撸了一篇(最后还是没忍住偷了点懒 😜 ,有种回到小学暑假最后几天赶作业的错觉。。
此次行程,博览老司机带我们参观了 Google、PayPal 这样的IT巨头,也拜访了 SkyMind 这样的初创企业,在泛伟律所以及孵化器 RocketSpace 听创业故事和法规案例,到斯坦福和旧金山大学感受学府气息,可以说行程囊括了硅谷科技生态中的方方面面。
目前为止,小程序后台的 “数据分析” 模块由 “实时统计” 和” 访问分析” 两部分组成,主要根据页面和时长两个维度来观察小程序受访情况,如详情页访问次数、时长、分享次数等等。但由于用户实际交互的小程序界面,由页面(page)和数据(appData)两部分组合而成,想要完成完整的用户行为分析,如访问者的地域、年龄、性别分布如何?不同用户群感兴趣的内容有何差异?具体到某一篇游记的浏览量如何?从浏览到分享的转化率如何?这些目标通过目前已有的标准统计是无法达到的。而自定义分析的推出恰恰解决了这些痛点。
官方对自定义分析的描述是:
“自定义分析支持灵活多维和近实时的用户行为分析,可以通过自定义上报,对用户在小程序内的行为做精细化跟踪,满足页面访问等标准统计以外的个性化分析需求”
前端开发流程( 语法检查、编译、重载)的自动化我们在工作中已经用得比较溜了,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Node.js 应用部署到服务端过程(编译、测试)的自动化。
这里以开源的 API Mock 系统 AMP 的部署为例( https://mocks.leanapp.cn ),通过这套系统提供的 mock 服务,前端可以在接口定义完毕后就着手开发,与后端接口开发并行以提升项目整体效率。接口支持 CORS 跨域访问、支持 HTTPS 访问,为前端开发,尤其是移动端开发带来便利。